4月6日,在厦门大学建校九十三周年庆祝大会上,课题组组长夏海平教授荣获厦门大学萨本栋讲座教授奖教金。本课题组博士生朱从青同学获厦门大学“嘉庚奖章”。作为大会第一位上台领奖的同学,朱从青同学荣获杨振斌书记和朱崇实校长亲自授牌的特别表彰。
厦门大学“嘉庚奖章”,作为学校为在校学生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是一种对在校学生高度嘉奖和肯定的方式。朱从青同学以其刻苦钻研的科研精神和卓越不凡的科研成果,展示了Xia Group对科学不懈追求和不断探索的求实精神。
作为金属杂戊搭炔化学又一重要进展,在此研究中,他们发现金属杂戊搭炔的卡拜碳原子宛如“变色龙”,既具有亲核性,又具有亲电性。通过金属杂戊搭炔与亲电试剂反应揭示了其三键迁移的神秘面纱,并成功地捕捉了三键迁移的中间体——金属中心为16电子的金属杂戊搭烯;通过金属杂戊搭炔与亲核试剂反应,得到金属中心为18电子的金属杂戊搭烯。
朱从青同学于2008年进入本课题组,2010年提前攻读博士学位。2013年入选厦门大学“优秀博士培养计划”和“2011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首批优秀博士生。他于2013年8月在“Nature Chemistry”上发表了关于全新芳香性物质,金属杂戊搭炔的首篇学术论文,开拓了构筑芳香体系的新途径,该原创性成果入选了201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凭借突出的学术表现,在激烈的竞争中,2013年12月,朱从青同学获评第八届“厦门大学芙蓉学子‧学术创新奖”。2014年2月,以他为一作的关于金属杂戊搭炔芳香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再次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朱从青同学进入课题组后,便迅速掌握了各种实验要领,并从一个多位学长做过的实验反应中发现了全新的体系。这一原创性的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化学学术期刊《自然•化学》上,获得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内外学者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