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举办的第十九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会议(2016.10.28-2016.10.31, 杭州)上,本课题组组长 夏海平教授被颁予中国化学会 第七届“”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
今年的全国金属有机化学会议如期在中国浙江省会杭州召开,此届大会参加人数1500余人,会议期间授予1名金属有机终身成就奖、2名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本课题组组长夏海平教授 与 美国Scripps研究所 余金权教授 一同被颁予 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并在大会上进行了精彩的获奖报告,夏海平教授报告的题目是:碳龙化学-一系列全新的芳香分子骨架基元。
期刊Organometallics对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进行了介绍:http://pubs.acs.org/doi/pdf/10.1021/jacs.7b06400
夏海平教授与余金权教授与嘉宾合影
大会现场
夏海平教授进行报告致辞
黄耀曾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有机化学家,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黄先生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金属有机化学学科奠基人之一。1978年在中国化学会召开年会之际,黄先生倡议并主持了金属有机化学研讨会。由此,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自1980年起,每两年举行一次,一直延续至今。为了纪念黄耀曾先生对我国有机化学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鼓励原创性研究,促进和推动我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特设立中国化学会“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以奖励和表彰在金属有机化学领域取得优秀研究成果的科学工作者。
中国化学会“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自2003年6月设立以来,先后有14位对金属有机化学做出杰出贡献的华人有机化学家获此殊荣,他们是北京大学席振峰教授和南开大学宋礼成教授(第一届),南开大学周其林教授和上海有机所钱长涛研究员(第二届),华东师范大学麻生明教授和苏州大学沈琪教授(第三届),上海有机所侯雪龙研究员和香港中文大学谢作伟教授(第四届),上海有机所唐勇研究员和香港科技大学贾国成教授(第五届),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丁奎岭教授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侯召民教授(第六届),厦门大学夏海平教授和美国Scripps研究所余金权教授。
夏海平教授近年开展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建立了独特的“碳龙化学”,构筑了被誉为“碳龙同花顺”的碳龙配合物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