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课题组王铜道同学第四篇《德国应用化学》论文发表(2013-10-23)

Date:2013-10-23 17:26    Author:jiang   

       我院夏海平教授课题组在金属杂小环联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结果以‘Synthesis of Five-Membered Osmacycloallenes and Conversion into Six-Membered Osmacycloallenes’为题发表在最近的化学学科国际顶尖期刊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13361 –13364)。

       联烯是一类具有累积二烯官能团的化合物,因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和高反应活性而备受关注。由于联烯的线性结构特征,含联烯单元的环状化合物(尤其是小环结构)往往需要克服很大的张力。传统上,含联烯单元的小环全碳化合物是极端不稳定、难以合成的。迄今为止,即使由低温核磁表征的全碳型环内联烯化合物也是大于七元环的环系。

       夏海平教授课题组成功地利用三溴吡啶促进的炔烃亲电环化反应,高产率地合成了金属杂五元环内联烯。值得一提的是,该五元环中的所有碳原子都以sp2杂化。课题组张弘副教授从理论计算角度对于环内联烯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理论计算表明,过渡金属的引入有效地降低五元环内联烯的环张力。此外,理论计算结果还预测环张力较大的五元环能向环张力较小的六元环转化。这一预测被进一步的实验证实,也反向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合理性。该研究是理论计算和实验完美结合且互相印证的成功案例。

       该研究是在夏海平教授与张弘副教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的,实验部分主要由王铜道(2011-iChEM Fellow)完成,理论计算部分得到了朱军副教授的大力协助,博士生韩飞飞以及曾参加“育苗”训练的2008级本科生周晨和2009级本科生陈寒与参与了部分实验工作。该论文是王铜道第四篇以第一作者署名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的学术论文。

       论文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306911/pdf

上一篇:课题组朱从青、罗明、朱琴同学的论文发表在《自然-通讯》(2014-02-25)
下一篇:本课题组发现的全新芳香体系发表在《自然—化学》(2013-06-23)

关闭